康柏淺談氧化鋯陶瓷,成型方式主要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1-08 瀏覽:54次 責任編輯:深圳康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新型陶瓷業逐漸進入大眾視野并越來越受歡迎,其中氧化鋯陶瓷受到更多青睞。也或許有一些朋友對于氧化鋯陶瓷仍然不太了解,氧化鋯陶瓷是什么?氧化鋯陶瓷的成型方式主要有哪些?今天康柏新材料就和大家一起學習氧化鋯陶瓷。
氧化鋯陶瓷氧化鋯陶瓷呈白色,含雜質時呈黃色或灰色,一般含有HfO2,不易分離。在常壓下純ZrO2共有三種晶態。氧化鋯陶瓷的生產要求制備高純、分散性能好、粒子超細、粒度分布窄的粉體,氧化鋯超細粉末的制備方法很多,氧化鋯的提純主要有氯化和熱分解法、堿金屬氧化分解法、石灰熔融法、等離子弧法、沉淀法、膠體法、水解法、噴霧熱解法等。具有熔點和沸點高、硬度大、常溫下為絕緣體、而高溫下則具有導電性等優良性質。
成型方式
氧化鋯陶瓷的成型有干壓成型、等靜壓成型、注漿成型、熱壓鑄成型、流延成型、注射成型、塑性擠壓成型、膠態凝固成型等。其中使用最廣泛的是注塑與干壓成型。
(1)注漿成型
注漿成型的成型過程包括物理脫水過程和化學凝聚過程,物理脫水通過多孔的石膏模的毛細作用排除漿料中的水分,化學凝聚過程是因為在石膏模表面CaSO4 的溶解生成的Ca2+提高了漿料中的離子強度,造成漿料的絮凝。在物理脫水和化學凝聚的作用下,陶瓷粉體顆粒在石膏模壁上沉積成型。注漿成型適合制備形狀復雜的大型陶瓷部件,但坯體質量,包括外形、密度、強度等都較差,工人勞動強度大且不適合自動化作業。
(2)熱壓注成型
熱壓注成型是在較高溫度下(60~100℃)使陶瓷粉體與粘結劑(石蠟)混合,獲得熱壓鑄用的料漿,漿料在壓縮空氣的作用下注入金屬模具,保壓冷卻,脫模得到蠟坯,蠟坯在惰性粉料保護下脫蠟后得到素坯,素坯再經高溫燒結成瓷。熱壓注成型的生坯尺寸精確,內部結構均勻,模具磨損較小,生產效率高,適合各種原料。蠟漿和模具的溫度需嚴格控制,否則會引起欠注或變形,因此不適合用來制造大型部件,同時兩步燒成工藝較為復雜,能耗較高。
(3)流延成型
流延成型是把陶瓷粉料與大量的有機粘結劑、增塑劑、分散劑等充分混合,得到可以流動的粘稠漿料,把漿料加入流延機的料斗,用刮刀控制厚度,經加料嘴向傳送帶流出,烘干后得到膜坯。此工藝適合制備薄膜材料,為了獲得較好的柔韌性而加入大量的有機物,要求嚴格控制工藝參數,否則易造成起皮、條紋、薄膜強度低或不易剝離等缺陷。所用的有機物有毒性,會產生環境污染,應盡可能采用無毒或少毒體系,減少環境污染。
以上就是康柏新材料和大家一起一起分享的關于氧化鋯陶瓷的新知識,關于氧化鋯陶瓷的含義以及主要的成型方式。